第二八一章 三基发射药?抢坦克订单(1/2)


  最新网址:第二八一章三基发射药?抢坦克订单(第1/3页)
  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M43型×39㎜弹因为诞生年代早,与德国人的×33㎜Kurz弹一样都存在着许多短板,毕竟是开山之作,缺乏经验。
  最大的问题就是弹道较为弯曲,不够平直,无论是归零还是实际射击都不怎么顺手。
  笔直激光似的弹道和弯曲的尿尿弹道作比较,孰好孰坏再明显不过了。
  M43弹在100m时,弹道约高于基线21㎝,200m时约高于基线23㎝,290米距离时便与基线重合。
  在枪支的研发上有句老话叫“研制枪得先有弹,研制弹得先有发射药”,可见发射药对整个轻武器系统的重要意义。
  尖头、船尾、铅芯弹头质量为,被甲材质为镀锌钢,弹体为无底缘瓶形,装填发射药,初速大约为760m/s,枪口动能约2195J。
  作为对比,M43弹和Kurz弹的弹头质量分别为和8g,可以看出广州兵工厂设计的这型中间威力弹的弹头要稍轻一些,初速亦比之高数十米每秒。
  因为性能过于亮眼,或者说远超这个时代应有的水平,周长风十分不解,乃至隐隐有些怀疑。
  这是怎么做到的?广州兵工厂的靓仔们是不是故意搞鬼了?
  于是他四处张望了一下,试图找来相关负责人问一问。
  在边上的兵工厂代表眼见他这样,立马就靠了过去。
  “这位长官可是有疑问?”
  “你们这个简介是怎么回事?选择性忽略了很多东西,这七百七的初速是在什么枪上发射的数据?”
  “就是旁边这型短步枪上的......“很低吗?能不能保证一定的产量?”
  “生产线搭建成之后,边造边改进,只要资源足,我等有信心达到日产四百斤良品。”
  周长风皱眉道:“这也太低了。”
  单条生产线日产200000g,大概也就只够造十几万发子弹而已,可谓少得可怜。
  “长官有所不知,这混合药的确繁杂。”那名青年叹道:“我师傅从年轻时迄今琢磨了十多年,把丙字药从一号改到六号,实属不易。”
  “我理解你们的努力,但这个技术的确不成熟,不能担大任。”周长风也很无奈,他想了想,又问:“如果换用普通的发射药,这型子弹的性能会下降多少?”
  “因为片状药更占体积,弹壳只能装一点六克了,同枪发射时初速会掉到每秒七百一十公尺,动能一千九百余焦。”
  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最新网址:
  第二八一章三基发射药?抢坦克订单(第2/3页)
  这个数据就跟M43弹和Kurz弹是一个水平了。
  之前的数据那么好看,纯粹是因为使用了先进但不成熟的实验性发射药。
  周长风又在现场转悠了一圈,逐个审视了其它官营、民营企业的作品,水平参差不一,有剑走偏锋的、有中庸碌碌的、还有惨不忍睹纯属搞笑的……
  看来看去,也只有广州兵工厂的作品比较好。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才至昌三十八年而已,提前五年达到与经典的M43弹相仿的水平,似乎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果了?周长风一时间觉得自己有点过于好高骛远。
  不得不说,中國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相应的,资源也足够丰富,这其中也......包括了人才资源。
  哪怕工业化程度不高、教育资源有限,但从中收益的人口规模仍然高得吓人,这使得如今的大明虽看上去不够发达,可却有足够的余力在各行各业方面投资。
  历史上同期的日本十分依赖西方国家的技术转移,大部分技术都要等西方列强应用成熟了才扣扣搜搜地引入,而他们自己却没有资源独立研发。
  当时西方国家的飞机公司都很不喜欢日本人,因为这些穷光蛋每次都只买一、二架飞机回去仿制,舍不得下大笔订单。
  与其对比,后发工业国的大明在各行各业经过几十年的追赶后已经抹平了大部分事物的差距,少数尖端技术的差距没有办法,只能徐徐图之,毕竟人家提前跑了上百年,积淀也好、老本也罢,肯定是有的。
  这就是体量优势的宏观体现。
  接下来随着与会者到齐,“初试”很快就开始了。
  每一个厂商先后上台讲述自家作品,然后是问答与评分。
  周长风对此兴致一般,在场的军官和官吏们都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们的仔细审阅和分析都大差不差,至少周某人认为大体是贴合实际的。
  陆军方面对于广州兵工厂配套研发的半自动短步枪比较感兴趣;而空军方面则中意全自动短步枪,也就是“突击步枪”,几名伞兵军官纠结于两型突击步枪拿不定主意。
  大明陆军其实是来凑热闹的,毕竟这次招标是空军方面主导的。
  陆军代表的言论与后世那啥军队简直如出一辙,他们固执地坚持几个观点,扬言即使要选择也只会选择半自动步枪。
  其一,全自动要比半自动更为消耗弹药。
  其二,全自动短步枪的枪管长度要比半自动的短五分......之一,中距离精度必然不尽如人意。
  其三,士兵们习惯于半自动短步枪的样式,而全自动的是手枪型握把,可能不顺手。
  其四,全自动短步枪更贵。
  啊!陆军!
  但事实上这全都不是问题。
  只要训练合格,实战中有士官和军官的监督,士兵们其实并没什么机会胡乱扫射。
  比如按照条令规定,中距离禁止使用全自动模式,在相隔几百米的时候,士官与军官们完全有余暇去呵止那些忘形的士兵。若是距离近了,胡乱扫射倒也无妨,权当火力压制了。
  至于精度,如果以AK47和SKS来对比,后者仅仅只有微弱优势,甚至是难分秋色——同样是100m距离上的散布,56冲的散布是10-11.6㎝,56半是11.5-13.6㎝。
  士兵们的顺手与否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岂有无从适应之说?
  而价格则有些反常识,并没有显著差别,半自动短步枪往往还更贵些——因为其需要消耗更多的木材。
  依75年采购价,56冲为128元,而简化工艺后的56半仍旧要1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