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没圣旨?现在就给一道!谋杀国师,先斩后奏!景隆复仇!(1/3)

最新网址:
  “上朝——”
  奉天殿外,百官站的密密麻麻,在外等候,一太监高呼。
  旋即,百官纷纷朝着奉天殿走去。
  南京皇宫奉天殿原本是圣上上朝的位置,迁都之后就未使用,不过这宫殿内还留下了一些太监每日清扫大殿,保持干净。
  百官纷纷进入,便发现国师李逍大殿之上,龙椅之旁,负手而立,目光锐利盯着他们。
  按照官职高低,纷纷站定之后,百官拱手齐声道:“参见国师。”
  李逍微微颔首,目光打量着这些南京的官员。
  精气面貌相比京城朝廷的官员,的确是差了好几个档次。
  有许多官员都是胡子发白,能力强的都被带到了京城。
  不愿意走的,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士大夫出生,这些就是主要跟自己作对的人。
  而更多的,则是年老体迈,在这里养老的,就比如蹇义这样的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混日子过的。
  今日,第一次上朝,那么必须要震一震这些人。
  让那些想要退休养老的动起来,让他们知道,不按照自己说的办,想要安然度过接下来的日子,是痴心妄想。
  另外也要敲打敲打一下那些当地士族出生的官员。
  这时,蹇义站出来,朗声道:
  “诸位,太上皇欲推行新政,与民生息,增强国力,便要集中事权,事权不专,则政令不达,政令不达,则国策不行。而欲要集中事权,便要将舍区这项大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将朝廷的治理机构再次往下延伸,到每一个村,到每一个人!诸位,国师远道而来,俸命来南京将京师的舍区制度进行推广,大家都清楚,如今......:“今天你就见识到了,本国师说到做到,今日话既出口,那就是一言九鼎,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
  强势的话音落下,所有人皆是一愣。
  随后,整个奉天殿更热闹了,所有人都在私底下议论纷纷。
  “太猖狂了,为官者,哪有如此行事的?”
  “对啊,就算是圣上提出国策,也要征求我等的意见,岂能一言堂。”
  “没错啊,我等不服,不服”
  百官纷纷越演越烈,嘈杂之声也越来越大。
  看到此情此景,李逍不由回想到十年前那次,自己来南京也是满朝的文武百官疯狂弹劾,有种梦回过去的感觉。
  不同的是,那次自己是站在台下。
  而现在,自己是站在台上。
  李景隆大喝一声:“肃静!有什么事,搬到台面上来说!”
  声音中气十足,整个大殿才安静下来。
  一名监察御史走出,正色道:“国师,建立新衙门这是天大的事情,你一未上报,二无流程,三无圣旨。就凭借你空口白言,就要建立新衙门,还让我等每日上朝。你让我等如何信服?谁知道这是不是圣上的主意,就跟外出打仗的将军一样,连兵符都没有,就可以自己说是圣上说的,随意调度士兵,那天下的将领岂不是想造反就造反?”
  “对,此言有理!凡事得有个章程,除非有圣旨,否则难以信服。”
  “没错,就算新建衙门也要圣旨,而且选取的衙门地点,也不能是奉天殿,奉天殿是天子上朝之地!”
  “国师想要成立新衙门,要么就拿圣旨出来,若是没有圣旨,还请国师让圣上拟旨才是。”
  一时间,全部官员都以此为由拒绝这项提......议。
  他们笃定李逍拿不出圣旨出来,毕竟圣上不在,而且奉天殿这样的地方,圣上也定然不会同意。
  二是即便圣上答应,这一来一回,也需要一月时间,京师朝廷的官员们定然也会反对。
  到时候再运作一波,弹劾国师在南京胡作非为,装神弄鬼,染指皇权,一定能让李逍吃不了兜着走。
  这段时间,李逍的所作所为,大家都有所耳闻,分明是胡来,带着秀才们去坟山睡觉,听说还搞了纸人让秀才们晚上抱着纸人睡觉。
  要知道太上皇最厌恶民间的邪术以及淫祭之事。
  到时候以此大做文章,加上李逍与太上皇分割两地,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太上皇定然心有顾虑,让李逍讨不来圣旨。
  众人越说越激动,血管都暴起来了。
  “安静,安静,听我一言。”
  蹇义大声喊道,不过现在没人听他的,都剑指李逍,表示他们现在不听国师的,只听圣旨。
  “谁说没圣旨的!”
  李逍呵斥一声,他早就知道这帮官员不会轻易屈服,必须要用雷霆手段才行。
  随着声音传出,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没圣旨,本国师现在就给你们写一道!!”
  李逍看向旁边的太监,道:“来人,笔墨伺候!”
  太监一惊,随后立马拿出笔墨。
  整个朝堂上的官员都懵逼了。
  搞不清楚李逍要干嘛。
  很快。
  笔墨拿来,七八个太监端来了一桌案,将墨磨好。
  李逍笑了笑,从胸前掏出一道黄色布昂,铺在桌上。
  拿起笔,开始在上面书写。
  ......半刻后,写完,拿起,递给了旁边的太监,道:“念给大家听听。”
  那太监接过一看,脸色煞白,惊得魂不守舍,全身颤抖。
  竟然是李逍亲手写的圣旨。
  “念啊。”李逍的目光淡淡的看向太监。
  太监哆嗦了一下,随后端起圣旨,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嘶!!!
  整个大殿不断传来吸气的声音。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皆是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