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明察秋毫(1/2)


  “官家,臣……臣当时实在是救驾心切,见您有难,这才一时间失了方寸……”
  “就看在老臣伴随您多年的份儿上,您就当可怜可怜臣,留我一条贱命吧……”
  “陛下!十五年了,从咱们南渡过来已经十五年了!这十五年来,臣一直是鞠躬尽瘁,尽心尽力的辅佐着您啊陛下!”
  “臣……”
  杨沂中的家就在丰豫门不远处,离皇宫倒是不远。
  这宅子不算大,但背靠着临安府署和三省六部的衙门,位置还算不错。
  从下了马车开始,这张太尉便跟死了儿子似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不住地朝着皇帝哀求着。
  哀求着,留下自己的性命。
  刘錡和杨沂中也在一旁帮忙说话,但皇帝就像是失了聪一般,只顾着四处打量,理也不理他们三人一下。
  到了后面,张太尉竟然求到了道济那里去:
  小和尚面对皇帝自身尚且难保,再者说了,刚才这老头儿砍人的模样,他可是瞧得真切。
  这是皇帝第一次来到家里,之前也没接到个通知,杨府上下忙个不停,从杨夫人开始,也不知道该摆出个什么样的礼仪,才能算是不怠慢了天家。
  “那髡人呢?”
  杨沂中已经大概猜到了皇帝的来意,此时见皇帝问了起来,便领着几人到了内院处的一所宅子里。
  “临安城三家医馆的大夫都看过了,佛海大师伤口不深,没有大碍。”
  “不深?”刘邦疑惑道,“不深,那怎么一刀就把他给砍晕了?”
  “说得是……”杨沂中有些迟疑,“被惊着了。”
  “他胆子这么小?”
  这么小,还敢来给自己挡刀。
  刘邦不太理解,反正他自個儿,是决计不会做出这种傻事来的。
  “你们就在门口候着吧,朕进去看看他。”
  虽然依旧被皇帝给视作空气,但这是皇帝第一次开口说话,他连忙应了下来。
  三大将之中,他年纪最大,此时声音却最为洪亮。
  等看着皇帝进了屋子,杨沂中懂事的把门给带了上来,这门一关,张俊便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把刘杨二人拉到了一边:
  “正甫,信叔,你二人比我先到临安,这官家……到底是怎么了?”
  “官家的话适才你们也听到了,若还念着咱们有着同袍之情,就把你们知道的,告诉与我罢!”
  屋外三人聊了起来,屋子里的三人,也是没有闲着。
  见了来人,趴着的佛海和尚就想着爬起来,却被刘邦给阻了下来:
  “你小子,就趴着吧。”
  道济从出家开始,便一直跟在佛海的身边,这还是两人第一次有了别离。
  看着自家师父被白布包成了半个粽子,他总想哭,却又不敢。
  佛海见他这副模样,还以为他是不忍让自己担心,不由得摸了摸他的脸:
  “好徒儿,长大了。”
  等师徒两个寒暄了一阵,刘邦才开口道:
  “道济,去门口守着,不许那三个人偷听。”
  道济虽有不舍,但动作却是不慢,皇帝的话音刚落,他便已经果断地从佛海手中挣了出来。
  这小髡人……刘邦忍不住摇了摇头,他走的时候,刘如意也就这般年纪。
  至于道济出门后再被张俊给缠上,那就是后话了。
  此时看着面前的这个和尚,刘邦也不客气,挨着床边就坐了下来:
  “说吧。”
  佛海趴着,只能看到他的腿,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表情,佛礼也施不出来了。
  “贵人,要小僧说什么?”
  “你替我挨了一刀,我很感谢伱,但你是什么时候认出我来的?”
  佛海似乎早料到了这个问题一般,连想也没想,便直接答道:
  “此事说来话长。”
  “时间有的是,多长我都听。”
  见他这么说,佛海也就不再隐瞒了:
  “小僧是蜀中人,幼时随着克勤禅师在昭觉寺学法,直到六年以前,克勤禅师圆寂之后,小僧便出了川,来到了江南。”
  你特娘的,怎的不从武王伐纣开始说起?
  心中暗骂了一句,但听他说是蜀中人,刘邦沉默了一下,便说了一句:
  “日你仙人板板。”
  佛海闻言,又惊又疑道:“您,您为何口出此等粗鄙之言?”
  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不是看看你有没有骗人嘛,老子对蜀中可是熟悉得很……继续说,你继续说。”
  佛海就算被骂,也没有被骂得这么脏过,此时脖子都已经红了,但好在多年的阿弥陀佛不是白念的,顿了顿,又道:
  “出川以后,小僧便在江南各家禅院寺庙游学,滁州、婺州、衢州、潭州……”
  “你能不能说重点?”
  佛海道:“阿弥陀佛,小僧事前说过说来话长,您也说了多长都听。”
  “行行行,老子听!”
  “直到不日之前,小僧受易安居士所请,前往钱塘为其亡父亡夫诵经,也就是在那里,小僧遇到了皇甫坦道长。”
  “道长也是被易安居士所邀去的,与我所学之法虽然不同,但我二人均是来自蜀中,且皇甫道长道法颇深,小僧是敬佩的。”
  “那日,我二人本在亭下论法,道长见将星失位,料定我大宋必有大将出事,联想到被召回临安的一众将领,我二人虽不知道具体是谁,却依旧担忧得紧,如此,小僧便来了临安,虽帮不上什么忙,但为那受灾的将军祈福,倒也算是出了分力。”
  “临走之时,道长为小僧测了一卦,只说是这趟有血光之灾,但却又能撞到大气运,甚至……这大宋的未来,都系在小僧一人的手上。”
  “所以在那晚,感觉到了您身上的贵气之后,小僧便大胆猜测,您就是皇甫道长所说的那大气运……其实就算不是您,换做是旁人,小僧也当会这么做的,阿弥陀佛。”
  佛海说完,便闭目不言,他在等着这位的反应。
  直到……
  背上传来那股剧烈的疼痛,他下意识就想转身过来,却被死死地按在了床上。
  “贵人,您这是?”
  刘邦一手按着这个和尚,一手手指并拢,从他的伤口上划过,尽管包上了药布,但刘邦力道之大,还是让佛海痛苦不已。
  “故事嘛,老子就不点评了。”
  “但是这种话,用来骗骗其他人也许可以,老子是决计不信的。”
  “你也别问为什么,道士是吧?观星是吧?占卜是吧?”
  “你若识相的,便把实情说来,如若不然……哼哼。”
  刘邦笑得阴恻恻的,手上力道又加重了几分,痛的佛海汗水都渗了出来。
  和尚大惊不已,按照他们的推测,以及对这位的了解,此时,此时他就算不全信,但也一定信了一半才对。
  怎的,怎的会变成这样!